News

天邊孝子口口聲聲讓奶奶別煮稀飯給爺爺吃,說血糖會太高,也沒有纖維質幫助消化。我問奶奶出這個主意的孩子,今年有沒有和他爸吃過飯?奶奶說沒有。所以天邊孝子根本不知道他爸牙口極差,連煮軟的葉菜都只是吸一吸菜汁就吐掉,體重太輕,只能靠稀飯補充營養了。給吞嚥出 ...
總結越戰在各方面的影響,黃宗鼎指出,美國在越南的失敗,成為現今「棄台論」、「疑美論」的經典源頭。其次,「Taiwan Can ...
一度無預警斷航、排華情結風聲鶴唳……我們能否由歷史重新牽起「台越友好」?
區桂芝老師說無法面對祖先,是因為賴清德總統一句話。但祖先與國族,真的是同一個概念嗎?大中華民族思想常將文化、語言與血緣連結混為一談。從在印度教中文開始,我就不斷在處理這個問題: 「Chinese」是誰?我該怎麼解釋它,才不會讓文化與政治被混為一談?尤其在清明掃墓、談論祖先的時節, 當有人用「祖先」來質問「你是哪國人」時, ...
這次漁工的集體提告,說明水產業者及品牌對產業問題責無旁貸,而不是將問題歸咎於個別船東。同時,這也與台灣政府尚未立法強制企業盡職調查,以及經濟部不斷拖延相關政策有關。
日前醫界和法界開啟了一場激烈的對話,起因在於:112年刑事鑑定制度大幅修正後,本來將賦予刑事司法實務中重要的「鑑定」更透明的正當程序,不料在關於醫療紛爭的鑑定上,與醫界認知有落差,導致行之有年的醫療糾紛司法囑託鑑定突然窒礙難行,甚至在全台各地法院和地 ...
「媽媽,我想養一隻狗,可以嗎?」當孩子提出「我想養狗」的請求,身為家長,你會怎麼回應?這不只是養寵物,更是一場親子對話關於責任與成長的練習。買與不買,真的只在一念之間,但在做決定前,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何想養寵物。是因為看到同學家有狗貓,覺得「沒有」(匱乏感)?是因為在上網看到可愛的動物影片,覺得「想要」(幸福感)?亦或是孩子真的對動物有深厚的感情,想要建立長久陪伴關係(存在感)?
公視《極樂世界》第三季紀錄片〈憶外的時光〉聚焦失智者及其家庭,用溫柔而堅定的視角,記錄他們如何在記憶凋零的日子裡,努力找回生命的圓滿與尊嚴。徐女士也發現自己並「不是24小時在失智」,生活中有很多時候,跟大家並沒有兩樣。除了打理自己,定期就醫,想辦法不要吃錯藥,她一樣操持家事、散步、為所愛的家人過生日,一起出國旅行…… ...
當人類與AI協作時,創意產出量比單獨工作高出47%,且突破性想法的出現機率提升3倍。創作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衝動,AI則是重新點燃這股原始火焰的現代火種。從洞窟壁畫到數位畫布,我們敲擊鍵盤的節奏正延續著祖先的吟唱與敲打──AI讓人人都能重新找回創作的喜悅 ...
衛福部宣布自2024年5月起提供兩次產後身心照護,雖為重要起步,生育改革行動聯盟提醒:該政策僅能篩出高風險個案,難以預防產後憂鬱。唯有建構從產前到產後的公共支持系統,涵蓋生產教育、助產體系、伴侶照護與彈性親職假,方能真正賦權家庭與女性。
金曲獎的誠實與難為:在世代拉扯之間,讓純粹的音樂自己說話 ...
高齡者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照護的對象,而是具備豐富經驗、能貢獻社會的資源。日本以社區為基礎發展高齡學習制度,公民館成為促進自立與社會參與的重要場域。透過學習,長者得以實現自我價值,也激發跨世代、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,展現高齡社會的新可能。